能融笔墨写山川 ——简评左力光山水画

来源:

   

刊发时间:

2018-05-11

   

作者:

杨开飞

   中国画首重笔墨,山水画尤其如此。古人云:“作画第一论笔墨。”然而当下中国画大多舍笔墨之本而求形像之末。上世纪八十年代,画家吴冠中抛出惊人之论:“笔墨等于零!”一语戳穿当代中国画的虚伪面纱。当代中国画只在工具和形式上以貌示人,其画理与画法早已改弦易辙,沦落为西画的附庸。这实际上是盗国画之名,行西画之实。当代中国画不是与西画并驾齐驱,分庭抗礼,而是被钉在西画的十字架上,难以获得独立的审美品格,自然也失去了宝贵的民族特色。当代中国画家的责任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重新确立中国画的价值与意义。郑绩说:“或云:夷画(西画)较胜于儒画(国画)者,盖未知笔墨之奥耳。写画岂无笔墨哉?然夷画则笔不成笔,墨不见墨,徒取物之形影,像生而已。儒画考究笔法墨法,或因物写形,而内藏气力,分别体格,如作雄厚者,尺幅而有泰山河岳之势;作澹逸者,片纸而有秋水长天之思……论及此,夷画何尝梦见耶?”左力光的山水画以笔墨为本,以西北山水为纲,以虔诚严谨的态度,极力写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雄浑与高峻,不仅西画未尝梦见,环顾国画众生,更显其赫然特立,卓荦不群。

左力光作品

左力光山水画以笔墨为能事,在彻底摒弃西方绘画光影形色的同时,潜沉于传统山水画,溯本探源。明代王世贞说:“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中国山水画发端于六朝,变革于中唐,成熟于五代。荆、关、董、巨的出现,使中国山水画从此超越人物画而取得领先地位。荆、关、董、巨对中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山水作了大胆革新,同时对吴道玄、王摩诘的水墨山水亦作了必要的改进。后世画家纷纷师法荆、关、董、巨,从而使山水画不断发展创新。最可称道的是“元四家”山水,黄子久苍秀,吴仲圭雄厚,倪云林疏简,王叔明繁密,四家领异标新,使元代山水有口皆碑,彪炳史册。然四家之成就皆以董、巨为法乳;董、巨因此身价倍增,沾溉后来,明清山水画皆得其滋养。董其昌提出山水画分南北宗,大有褒奖南宗的意思。他在《容台别集·画旨》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赵伯肃,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躁、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左力光山水画同样心仪南宗,他信奉“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古训,以荆、关、董、巨为范本,在构图上高远、平远、深远之法兼采,他的山水画《晴峦贺兰拜寺萧》杂以高远平远之法,上耸石峰,下瞰泉谷;《水润万物,天堂听泉》合平远深远于一炉,近景树木参差,远景山影恍惚;《松风泉悠送清凉》则高远深远合二为一,群山掩映,烟雾缭绕。左力光的山水画作品样式丰富,有安徽查济写生的四尺屏条和扇面,秦岭太白峪、丰峪口写生的手卷和中堂,浙江雁荡山写生的横披和条幅,四川雅安上里古镇写生的斗方……。唐代诗人元稹在《画松诗》中写道:“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左力光迷恋山水,足迹所至,必有所作,其山水画散发着浓郁的水墨韵味,彰显着中国作风。最能体现中国气派的就是他对西北山水的全景刻画,雄浑高峻,意象深沉,有荆、关风气。

左力光的山水画完全遵循传统范式,既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学术追求,又有重振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勇气和决心。左力光山水画的意义在于以“水墨为上”“三远法”为宗,极力展现当代西北山水的崇高之美,古为今用,将传统表现手法与当代人的审美情感充分地融为一体。左力光胸中装满千岩万壑,犹如大河争流,心潮澎湃,他每时每刻都被山水牵引着、撞击着。朝晖夕阴的贺兰山千变万化,拨弄着他的情思,他在春游贺兰的画作中写道:“踏青融贺兰,五彩抒毫端。苍茫含春雨,润泽纳风寒。俯仰观天地,点线写春蚕。物像换心像,境真通境仙。”他笔下的山水是对真山真水的萃取和提炼,与其说是物像,毋宁说是心像。他表现贺兰山水的画作层峦叠嶂,宛如汹涌的海浪,时而直插云端,时而跌宕起伏,气势磅礴,伟岸神奇。左力光主要以南宗之法写西北山水,一方面是由于南宗一直是中国画的主流,另一方面历代大家之所以推陈出新,就在于他们热衷真山真水的描摹和表现。无论是五代荆、关、董、巨,还是元代黄、倪、吴、王,他们一边在“师古人”中传承法度,一边在“师造化”中创造自家山水。左力光深谙此理,他的校园紧邻巍巍的贺兰山,无论是给学生上课,还是独居画室,他都能够随时随地仰望大山。真不知是上帝赐予他恩惠,还是他对山水的执着与热情感动了上苍?有一点可以肯定,左力光在与贺兰山的留连顾盼,目既往还之中,一定能够获得很多创造的契机,最终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山水风貌。

当代中国画家大多热衷于写生与写形,缺乏对历史的深入考察与理解,将“师古人”与“师造化”割裂开来。清代王麓台《迷津之宝笺》云:“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左力光的山水画采撷诸家之美,参成一艺之精。他既临摹荆、关、董、巨,悉心体悟五代山水画的高大与严峻,又研习黄、倪、吴、王,仔细咀嚼元四家山水小景中的抒情与写意;他既推崇荆、关山水的威严气势,又向往倪瓒的“逸笔草草”“聊以自娱”。左力光临仿古人,不仅读其画,而且读其书,师其迹更师其意。透过笔墨,不仅学习古人的“规矩方圆”,而且重在阅读思考,揣摩古人的旨趣所在。左力光在山水画的道路上,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同时又保持着学者的冷静与理性。他具有可贵的自省与自觉,这使他在学习山水画的过程中,总能克服盲目冲动,谨慎地开辟一条此时此地的适宜路线,向着山水画的精神胜景逐渐逼近。左力光通过笔墨练就山水法则,在笔墨追问中感知古人的山水精神。正如黄宾虹先生所言:“笔法墨法,非心领神悟于古人之言论,及其真迹之留传,必不易得。”左力光山水画的意义往往在画面之外,外人不易知晓;他神交古人,在卷帙浩繁的文字中探听消息。董其昌认为画家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山水画家,要想成就一世英名,必须满腹丘壑,山水自能挥运自如,落笔浑成。左力光迎风雪,吮雨露,挽严寒,枕星月,登泰岱,游西湖,上天山,下贺兰,目送飞鸿,手接云霞,出入古寺名刹,拜自然为师,与山水为友。他深染烟霞痼疾,生命因山水而富丽,笔墨共朝夕而永恒。在饱游饫看的同时,左力光不停地穿梭于名山大川之间,逐渐寻找到自己的笔墨语言。

北宋范宽遍观奇胜,得山水真法,五代关仝好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得“关家山水”。左力光的山水画在笔墨的反复实践中,渐渐演化出一种较为鲜明的风格特征。五代山水的雄伟气象深深吸引了他的审美知觉,他的山水画以壮美为基调,着意表现贺兰山的雄浑、高峻和荒寒。他的山水画取材丰富,或淡雅、或简约、或繁密、或纵横,风格多变;但他的创作重点在于表现西北山水。应该说,左力光的这一选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围绕贺兰山,他创作了《清旷萧疏、云烟贺兰》、《贺兰巍峨亦空濛》、《贺兰晴雪玉江山》等一系列作品。这类作品的价值在于:其一具有雄浑正大之美。当下画坛格调委靡羸弱者多,雄浑刚健者少;轻薄之笔多,厚重之气少;表现个人情趣者居多,彰显家国气象者偏少;气局狭隘者多,胸怀正大者少。左力光的贺兰山水属于少数者之列。其二,具有苍凉悲壮之美。左力光的贺兰雪景图,具有中国画的悲壮之美,苍凉之中似乎带有一种苦寒之意。当代中国画甜俗妩媚之作甚嚣尘上,苍凉悲壮之作寥若晨星。宋代欧阳修说:“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左力光苍凉悲壮的山水画中无不蕴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趣远之心。只有经历苦难的民族才能在苍凉悲壮的回味之中获得永生的力量。其三,具有修心养性之功。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云:“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左力光俗务缠身,教学之余身兼行政管理工作,但他已经学会忙里偷闲,闹中取静。只要一跨入画室,他就马上进入山水境界。此时的左力光,览宇宙之宝藏,穷天地之常理,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他目望绢素,手忘笔墨,展纸挥毫,磊磊落落,佳思妙想,纷至沓来,不求气韵而气韵自生,不求法度而法度自备。左力光在自己的山水画世界修心养性,历练出不求脱俗而自脱俗,不晒高雅而高雅自在的君子品格。

五代山水画家荆浩说:“吴道玄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左力光的山水画乃五代荆浩之嗣响,有笔有墨,笔法墨法,自合天机。左力光山水画的笔墨是“写”出来的,他力图用“笔笔见笔”的方式来表达冥冥无声的山水境界。“写”乃书法也。黄宾虹曰:“言画法者,先明书法。”左力光的山水画笔笔写出,绝无丝毫含糊;左力光画法乃书法之谓也。正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六法全与八法通”。虽一点一画,如狮子搏兔,全力以赴,笔在纸上,如昆刀切玉,纵笔所成,皆能如意。董棨云:“画道得而可通于书,书道得而可通于画,殊途同归,书画无二。”左力光对于山水笔墨有透彻的理解,他的山水笔墨发于书,成于画。他不仅将画法与书法融为一体,而且在山水空白落款处,再一次显示出他对书法的强调与重视,展示了文人画的本色。陈师曾概括了文人画的四个要素,即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左力光以学者的精进,向文人画的目标不懈努力。他的山水画建立在他对内在人格的追求上,然后辅之以学问,发之以才情,寓之以思想。他的为人平易而踏实,隐忍而含蓄,收敛而矜持。他的学问与思想来自他对中国山水画历史的研究与理解,他的才情源自他对山水的喜爱与执着。他在理论与实践上双管齐下,互相乘除。他的严谨与真诚,责任与担当,使他敢于彻底抛弃西画的牢笼,选择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指向,毋庸讳言,这确实体现着画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他的勤奋与上进,使他的山水笔墨既包含着书法的神韵肌理,又散发着文人画的写意精神。

当“去中国化”成为当代中国画的软肋的时候,“中国化”必将成为当代中国画家崇高的使命和职责。我们期待更多像左力光这样的中国画家的出现,期待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祖国壮美河山呼唤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山水画大家。我们相信左力光的选择与坚守,一定能让雄浑苍凉、庄严魁伟的西北山水重新崛起在当代画坛,最终能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杨开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博士,宁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传统书画的理论与创作研究。

作者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联系电话:13895621410

邮编: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