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构建中国文艺理论和批评新话语

来源:

   

刊发时间:

2018-06-26

   

作者:

郎 伟

全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18年度工作会

“新时代一家一言”主席论坛发言

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郎 伟

    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全面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中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在摆脱了极“左”路线的控制和各种粗暴干涉之后,也获得了空前的进步的和发展。得益于文学艺术家们的倾情奉献和辛勤耕耘,中国文学艺术的百花园里呈现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面对着欣欣向荣的文艺创作局面,我国的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建设性工作,他们或积极倡导和弘扬文艺创作当中的主旋律,或认真分析文艺作品的得失所在,或批评文艺创作和制作当中的不良倾向。应该说,文艺理论与批评在促进中国文艺的繁荣和发展方面,在倡导积极的思想原则和美学原则方面,在激浊扬清、抵制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于文艺创作的侵蚀方面,是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的。

    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与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局面相比,文艺理论与批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比如,我们的许多文艺批评文章对作品褒扬的言辞过多,真正涉及“批评”、直率敢言的部分显得少而又少;又比如:我们的艺术批评呈现“圈子化”倾向和“贵族意识”,与普通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升华联系不紧密;再比如:我们的文学艺术批评文章越来越让人看不懂,那些文风朴实、思想刚劲有力、观点鲜明、语言优美的文艺评论文章,在每年发表的成千上万篇文艺理论与批评文章当中,几乎成为凤毛麟角。在上述的不足当中,我以为其中一个最大的不足是:在进行文艺批评时,我们的理论话语过度依赖于西方话语,而对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话语缺乏应有的尊重。在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的文化氛围中,对文艺作品当中“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解读就显得非常勉强和缺乏说服力,遂导致许多文艺理论和批评文章晦涩难懂,大众无法从文艺评论家的文章当中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和艺术启发。

    三、形成当今文艺理论与批评话语过度西方化的原因何在?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近代以来,我国频遭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山河破碎,国家受辱、人民流离失所、命运悲惨。在时代飓风的吹刮之下,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土崩瓦解,这样的历史创伤,使非常多的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它们能够保存自己的子孙吗?)产生怀疑,文化自信心受挫。

    (二)一些学者盲目崇拜外国学者和理论,总是心虚地认为“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加上有些中国学者对西方各种理论的介绍和引进,并不都是全面的,有时存在着“只论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遂使一些不全面、不准确的观点进入中国。比如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陌生化”理论的倡导者什克洛夫斯基到了晚年看到“陌生化”被绝对化了,导致流派更迭过于频繁,产生了先锋派的各种文字游戏,乃反思说:“我曾说过,艺术是超于情绪之外的,艺术中没有爱,艺术是纯形式,这是错误的。"

    (三)许多中国年轻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敬意,对传统文化典籍既不深入研读也不认真考究(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安静、安心地读书、思索。对于许多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的年轻学者而言,这是得不偿失的劳动),其实是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不尊重。

  (四)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和批评话语资源存在着“难以消化”、以及如何以现代汉语科学准确地解释的困境。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基本学术术语和理论范畴亟待认真整理、科学规范(“道、气、心、象、形、神、阴阳”等等),这不仅需要古典文论的专家们努力,也需要哲学家、美学家和科学家们的共同智慧奉献。

    四、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在中国重新崛起为世界大国,并向世界经济强国和文化强国勇敢迈进的历史时刻,中国优秀的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们应该坚定中国文化的自信,在坚持开放的理论胸襟的前提下,认真地从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宝库当中去寻找灵感和资源,并以现代眼光镀亮它们。这些来自我们民族心灵深处的曾经照亮过我们祖先精神世界的“中国智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很好解释具体的“中国故事”,更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新的具有中国精神重量的文艺理论和批评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