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境”——阅读白利彬《冲出大山》

来源:

   

刊发时间:

2018-05-11

   

作者:

王晓静

在宁夏西海固本土作家的作品中,第一次发现了一本朴实无华,与艺术手法并无直接关联的日记体作品集,200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冲出大山》。这本书与纯文学的标准相隔甚远,却以真诚、真挚,天性与良知感动着读者。

当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广西、贵州一带贫困儿童的教育现状,心生忧虑,虽然也知道故乡的这块土地也处于同一地域特征,但总是因生活所限,没有近距离地接触过偏远山村的孩子,不懂得他们对读书的渴求,对未来的渴望。阅读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回首童年所经历的教育阶段,似乎还没有现在的孩子那样严酷,或者因为时代的变化,当时的对比并不突出。这本书象一面真实的镜子,折射出偏远山村因为缺少教师,而让学生们“被放羊”, 孩子们也渴望在他们的“归属地”——学校,接受正常的教育,健康的成长…,作者在支教的过程中,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见闻与感受,提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触动人心的有时不仅仅是对美的渲染,对苦难与生存的真切关注,更令人感同身受,因为亲历亲为让人心生敬重,也因为真诚真挚让人难以释怀。

“这是一段心路历程”,作者并不是以“非职业人”身份支教的第一人,但他用生活纪实、教育纪实,向读者展示了农村偏远山区教育现状,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竭尽全力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对此多加关注。当我们热衷于唱响本土最具特色的“花儿”时,还有另外一种略带哀怨和希冀的声音被忽略,这就是农村教育存在的令人忧虑的现状,关乎孩子们未来成长的大事。因为地处偏远,学校缺少固定的教师,孩子们在学校大门紧锁的日子里,忙完农活,总会睁大眼睛爬在门口向里张望,虽然这只是一方简陋的处所,却寄寓着多少人对未来的期盼。

农村的孩子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作者在《把学习当作一种消遣》一文中,通过一个孩子的侧影,真实再现了某些场景。赵树小学年仅11岁的四年级学生罗进宝,母亲重病缠身,每天只能勉强给他们兄弟三人做两顿饭,他的父亲又常为了全家的生计而没冬没夏地奔走在外。进宝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读两遍课文,然后就是拉牛喂草、背粪扫圈、铲土垫圈,直至8点半,他才背上书包,一边啃着馍馍一边赶着去上学。下午放学后,他的日程也安排的满满的,铡草、拌料、饮牛、扫院、背柴或者背草,有时还要替哥哥去山中放羊,替弟弟去窖上打水,替妈妈拾柴做饭。这是一个年仅11岁的四年级小学生一天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与有些条件优裕的城里学生是不能比的,但他们以自己勤劳与朴实书写自己的人生履历,不管外界的眼光是如何评判的,作为一个孩子能勇敢地承担自身应承担的一切,无论对自己或对家庭,他都义无反顾地承担着。这就是农村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现状。当我们从旁观的角度,以同情与悲悯的心态去看待他们,或许不完全正确,长大后的他们应该能够坚韧和顽强面对生活的考验,因为在童年的生活中,他们的童年就已经被生活磨去了天真与浪漫,他们直接进入了生活最真实的层面。即是这样年幼,仍然获得了“我”这位支教老师的敬重,对孩子现在的鼓励,无疑于对未来的肯定。“逆境出人才”,难道不是透过现象逼近了未来的真实吗?孩子的成长过程,给教育的启示,意义是深远的。

作者提到一个13岁的女孩子喜欢读书,她在日记里写到:我在伤心之余,就特别地想妈妈。自父亲去世之后,我也只能想妈妈了。可是,妈妈又有近一个月没回家了,不知道她最近都成什么样子了。她真是一个可怜的妈妈,但我却不能为她做一点点事,也不能为她多分担些忧伤,我太无用了,也太无能为力了。还有一个女孩子常躲在草垛里读书……。 

女孩子读书是否比男孩子面临更多困难,可以想象得出。但她们走在读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着梦想和渴望,这是源自心灵深处的公平,如果没有环境条件的制约,孩子们怀揣的梦想是一样的真实和自由。作品中还有许多真实的记载,因为感动了作者进而感动了读者,当读者接触到作品,就不能无视其真实,真切,感人的力量,艺术需要技巧,真诚、真挚,天性与良知成为这本书无艺术的技巧,与偏远农村的土地山林及人们的生活一样无需技巧的点缀,却总是牵动着那些与之有缘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慨叹与关注。

作者也写到自己在支教过程中的艰辛,“在冷风中仓皇返校”,父亲有病不能及时探望,岳父去世没有赶上见最后一面,作者身处两难境地,但还是坚持着,担任赵树小学的校长,为学校争取解决了许多困难,通过努力让学校的大门始终向孩子们敞开着,向家长证明也让他们相信,这所简陋的学校仍然是孩子们的归属地。

作者在题为“人生之镜”的文章里说,“与你们相识,我的灵魂因此会发生裂变与提升;与你们相知,我不再祈求做人类荒诞的、没有终结的梦;与你们相交,我的整个身心都如浸入清冽之水,再容不下任何污垢,不再因留有余尘而阴暗,与你们相融,人世的悲凉与苦闷,便化作祥和安逸的平常与从容,我能因此而坦荡,也会因此而豪迈。我能给予你们的,只有肤浅的知识,而你们回报我的,却是这最具光辉与魅力的人生之镜。”一年的支教生涯,让作者经受了历炼,因而完成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洗礼与升华。阅读本书的过程读者同样经历了一次回味忧伤的心路历程,极耐心地期待着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农村“冲出大山”,将视线延伸至更广阔的未来时空。作者因支教而获得的这面“人生之镜”,使更多读者感受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境界,收获于斯,当念心灵之镜常常需勤拂拭,才得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