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作协召开会议 表彰“最美文学社团”和“最美文学人”

来源:

宁夏文艺网

   

刊发时间:

2024-02-22

   

作者:

宁夏作家协会

  2024年2月3日,固原市作家协会2023年总结暨2024年工作会议在市图书馆召开。固原市文联主席杜彦荣,副主席单永珍、马金莲出席会议,市作协主席团成员、理事和会员代表、受表彰的“最佳文学社团(工作室)”和“最美文学人”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市作协主席李兴民主持。
表彰会现场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参加鲁迅文学院“文润宁夏研修班”的学员分享了学习体会。表彰木兰书院、西吉春官和诗联学会、刘向忠文学工作室、钟声文学工作室、萧关文学社为2023年度“最佳文学社团(工作室)”,马骏、马晓忠、马志兰、文彦军、木沙、赵希、沙叶、苏娟娟、李向菊、李成山、单小花、咸国平、高晓惠、曹兵、薛玉玉、戴晓东等16名作家为2023年度“最美文学人”。会议还总结安排了固原市作协的工作。
  会议认为,七届作协自2022年12月换届履新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文艺政策,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的桥梁纽带作用。
  会议指出,2023年度,全市作家坚定文化自信,扎根固原深厚的文化底蕴,激活创作潜能,挖掘地域文化“富矿”,深情讲好固原故事,又是一个文学庄稼“丰收年”。马金莲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项目,马骏散文集《青白石阶》入选中国作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两名作家作品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学创作扶持项目。全市作家在《民族文学》《朔方》《六盘山》等各级文学刊物发表文学作品230余篇(首)。获得“民族文学奖”等文学奖项12人次。先后组织开展了13场次主题采风活动。特别是创新实施了“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春风行动”,打造的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木兰书院品牌被中国作协表彰为“全国文学志愿服务优秀团队”。3人被中国作协吸纳为会员,8人被宁夏作协吸纳为会员。
  会议强调,市作协和固原作家要锲而不舍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继续组织动员全市作家积极创作,全面展示固原市高质量赶超式发展的成就。要常态化组织本土作家作品改稿研讨、人才培训、文学交流等活动。要通过实施有全国影响力的全域文学工程,打造作协工作特色亮点,持续擦亮“文学之乡”“诗歌之乡”金招牌,凸显“文学固原”鲜明特色地标。 
 
固原市“最美文学人”颁奖词
 
  马骏:如果要读出一种干净的精神,那么请你捧起他的作品,一名清洁向上的作家,他的文字往往是更加触动人心。
  马晓忠:沉潜于乡土文化的根脉,在守望与背离的阵痛中,思考大地上的事物与人的关系,持续用质朴而深沉的文字关照现实,慰藉心灵。
  马志兰:基层的生活基础和细腻敏感的观察感受,使她的作品可亲、可近、可共情,她的散文抒写人间悲欢,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如同和一个多年的朋友,在一起煎水煮茶,品味生活。
  文彦军:诗歌拓宽了他现实和精神的空域,生活中有诗,也有远方。
  木沙:他是这方土地的记录者,他的笔记小说就地取材于自己熟悉的万家川(三营),刻画人物运用漫画式手法,夸张而富戏剧性,幽默诙谐风趣,在他的笔下,我们的故乡总会有美好而传奇的故事。
  赵希:日常的生活和情感总是被一抹诗意悄无声息地浸润,细微,空灵,温暖,使她成为固原诗群的又一道风景。
  沙叶:他以笔为旗,借真诚的言辞击穿一切虚假的道德;他的诗魂以坚韧、孤独和勇猛而出名;他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反思,让诗歌如同明亮的镜子,回照我们内心的良知并获得宁静和共鸣;他的作品富有深意,总以清洁的精神和独特的神性语言,追求人类文化存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苏娟娟: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书写西吉这片大地上微小的事物和伟大的人民,让我们所熟知的地域,在诗歌中焕发新的光彩。
  李向菊:她是一名真正的诗歌守望者,她的诗歌的世界里,碧草青青,阳光和煦,鲜花的清香四溢,让读者感受什么叫美好,特别是守望的美好,诗歌的美好。
  李成山:有时候农人出笔,可能更能触及到诗歌本身,他在村里种洋芋,又把文字写在土地上,他的“燕麦沟诗篇”,让我们读出一个诗人的才情与追求,并且相信,小山村里,也有一片诗歌的星辰与大海。
  单小花:如果说西海固大地上每一株小草都带着文学的露珠,那么每一道不起眼的山沟,总会走出那么几名作家诗人,她从麻地沟出发,不断走向文学高原,攀登文学高峰。
  咸国平:对文学的热爱和坚守,让他对这片土地上人的生存状态有独到的体察和表达,文字的底色趋向冷峻,心灯已被他拨得更亮。
  高晓惠:用工笔手法,描绘了故乡的景物、亲人的聚散、四季的变幻和乡村的振兴,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是景物画,是风俗志,是人情美,其作品帮助我们记住了乡愁,记住了春天。
  曹兵:以真挚情感记录了自己在麦地岔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细节,有温度,原生态地还原了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渐行渐远的农村生活,给时下纷繁芜杂的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田野风。
  薛玉玉:她立足西海固古老大地,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使她的小说一篇又一篇走向大江南北。耐心也许是她与小说的约定,在细节的“突袭”下,一个又一个人物走进我们的心灵。尽管她刚刚进入文坛,但她的敏锐与才华,是她获得“最美文学人”的最好自证。
  戴晓东:在烂泥河畔的四起镇,同风干的羊粪、追梦的柳絮,以及失散多年回归麻雀的和谐共生里,通过敏锐洞察之后的细腻笔触,还原现实生活里一个个小矛盾,从而完成文字是药的艰巨使命。
(编辑:贾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