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宁夏举行

来源:

宁夏文艺网

   

刊发时间:

2025-09-27

   

作者:

宁夏作家协会

  9月24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民族文学》杂志社指导,宁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宁夏作家协会、北方民族大学文传学院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宁夏文联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作家、评论家、学者及文学工作者,共同探讨新时代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会议现场
  近年来,宁夏民族文学创作成果显著,涌现出《阿娜河畔》《亲爱的人们》《倒带》《好大一个家》等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宁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图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文学支撑。
  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综合处处长、评论家赵兴红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宁夏文联、作协在推动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政治站位与文化担当。她系统介绍了中国作协在扶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方面的多项举措,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的实施成效,并鼓励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体现“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优秀作品。
  《民族文学》杂志社二编室主任、编审安殿荣分享了刊物的新发展与投稿机制,强调刊物致力于发掘多元叙事,鼓励作家从真心真情出发,书写真实而深刻的中国故事。她表示,铸牢主题创作需超越题材限制,聚焦“五个共同”和“五种认同”,展现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马金莲、作家马慧娟等结合创作实践,分享了扎根人民生活、讲好宁夏故事的体会。马金莲谈到,文学应通过鲜活的人物和故事自然呈现民族团结的深厚底蕴;马慧娟则从西海固变迁出发,呼吁作家关注时代变革中的温情与奋斗。
  评论家苏涛等从学术角度分析了宁夏文学的现实主义底色与转型趋势,认为宁夏作家以质朴而坚韧的创作精神,为当代文学注入了独特价值。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冶进海介绍了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方面的探索,强调文学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桥梁作用。
  宁夏作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强青年作家培育、拓展作品传播渠道,推动创作更多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力作。他呼吁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文学之力讲好宁夏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
  本次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作品研讨与经验交流,进一步凝聚了文学界的共识,为宁夏民族文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者表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优秀作品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本文转载自中新网,内容有改动。)
(编辑:贾雨晴)